地 方 北京 上海 重庆 天津 河北 山西 辽宁 吉林 江苏 浙江 苏南 江西 山东 河南 湖北 湖南 广东 广西 海南 四川 内蒙古 黑龙江
  频 道 贵州 云南 西藏 陕西 甘肃 青海 宁夏 新疆 福建 兵团 深圳 厦门 安徽
中国法学会领导专栏 | 学会工作 | 中国法学 | 中国法律年鉴 |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 | 省级法学会 | 直属研究会 | 《民主与法制》社领导
新闻网页图片视频
民主与法制网·首页 >  民主与法制杂志 >  立法与司法 > 正文
栀子花开,女囚与海外骄子鸿雁传书

  2012年6月8日,坐落在古都金陵雨花台下错落有致的南京女子监狱建筑群里,一片又一片的栀子花盛开着,香气四溢。在栀子花开的季节,六监区服刑人员沈婧,收到一封远自荷兰蒂尔堡的书信,寄信人是尚在留学的女大学生周月。她们之间非亲非故,却为何万里书信传递关爱呢?


冲动让花季少女身陷大墙

  在宽敞明亮的女子监狱教学大楼里,笔者见到了年轻的沈婧。尽管她一身囚服,却依然遮挡不住其青春的气息。

  沈婧,1986年出生,苏北人,因犯抢劫罪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。说起沈婧的锒铛入狱,不是偶然,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很大的关联。

  在沈婧的记忆里,童年的时光是孤独的。由于家境贫寒,父母一直带着哥哥在外地打工。沈婧一出生就由爷爷照顾,但在她4岁那年,一场无情的疾病夺走了爷爷的生命,从此她只能被轮流寄养在亲戚家里。

  沈婧被寄养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姑妈家,一共生活了七年。那七年,让年幼的沈婧深深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滋味。姑妈没有孩子,因此与姑父的关系也不是很好,两人经常吵架。每一次他们吵架年幼的沈婧因为恐惧只能偷偷地躲在被窝里哭泣。在她幼小的心灵中,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有一天父母能来接她回家生活。尽管沈婧的父母一年中偶尔也会抽空来看她一两次,但每次都是匆匆而来、匆匆而去。最初的时候,沈婧都会哭着、追着要求和父母一起离开,但父母每次都告诉她:下次、下次再说。时间久了,沈婧不再哭泣、追赶,只是安静地待在小房间里,透过窗户,在迷蒙的泪光中看着父母离去的背影。

  在老师眼里,沈婧不是很聪明,但是比较勤奋。她每天都会留在学校做作业,而且特别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,班级里有什么事,也总是热情地留下来帮忙。其实只有沈婧自己知道,她无非是想晚一点回到那个家——那个整天争吵不断又不属于自己的家。

  中学毕业后,沈婧再也不愿意上学了,因为她想自食其力,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活自己,开始另外一种属于她自己的新生活。她干过安利直销,也搞过网络营销,还在酒吧兼职打工,做啤酒促销小姐。尽管苦点、累点,但她感觉十分满足,毕竟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了。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,沈婧接触的圈子越来越复杂,结识的人也越来越多。有一天,一个名叫赵巍的男人进入了她的生活。

  赵巍人如其名,不仅长得魁梧高大,而且能说会道,特别善解人意。在和赵巍相处了一段时间后,两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。因为在赵巍身上,能让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。一天,沈婧在和赵巍的聊天中偶尔说起,酒吧有个熟客李某经常借酒生事,在言语上对自己调戏,有时候甚至还动手动脚。赵巍听了之后暴跳如雷,表示一定要替她出这口恶气。计划再三,他决定让沈婧通过电话把李某约出来,然后再找人好好“修理”他一下。

  岂料,一场简单的报复事件在实施过程中竟然失了控。当赵巍和他的两个帮手看到开着私家车来赴约的李某时,忽然间感到简单的痛打一顿已经远远不能解气了。最终,他们抢走了李某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,并且胁迫李某说出他的银行卡密码,通过自动提款机又取出了25000元。

  而此时的沈婧还在家中等着男友为她出气、解恨的好消息。直到当天晚上,一副冰冷的手铐铐住她的双手时,她才知道事情发展到了出乎她意料且不可收拾的地步了。在看守所的几个月中,沈婧依然抱着一线希望,毕竟自己只是打了一个电话而已,而且初衷也只是想让李某接受点教训。她心想,赵巍是自己托付终生的男友,为了她肯定会把一切都揽在身上。想到这些,沈婧的心情愈发沉重,一度陷入对赵巍的愧疚中无法自拔。然而,法庭上出现的一幕却让她彻底跌进了冰窟。曾经山盟海誓的男友一口咬定是受了她的主使,是因为她百般的恳求才会铤而走险。

  审判结果显而易见。一场官司,结束了一段貌似甜蜜的恋情;一个电话,换来痛苦不堪的10年徒刑。2007年5月,20岁的沈婧满怀着懊悔、愤怒和绝望的心情,被投送到南京女子监狱服刑。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自由没了,青春没了,爱情没了,本来就忽远忽近的亲情也被我伤得没了音讯,这个世界上究竟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?”

有心人在大墙外爱心传递

  正当沈婧的花样年华被罪恶吞噬、含苞待放的花蕾被冰雪封冻时,在城市的另外一端,一个名叫周月的姑娘却在用爱心播种着希望。

  5月,正是高考冲刺的阶段。高三学生周月结束晚自习,边听着耳机里的音乐,边骑着自行车兴冲冲地往家赶,却没有看见马路上的窖井敞开了大口,结果车倒人翻,小腿上划了很大一道口子,顿时血流如注,周月当时就懵了。就在这危急时候,一对年轻的夫妇恰巧路过,两人立刻拦下一辆出租车,将周月送到医院,并预付了医疗费。可当周月的父母闻讯赶到医院时,医生已经为周月处理好伤口,正准备缝合,而那对好心的夫妇却已经悄悄地离开了医院。一个月后,伤口痊愈的周月迈进了考场,并如愿考取了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筑与规划学院。

  周月和她的父母虽然多方打听,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在她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,然而那份感动与感恩却在周月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很快将周月的时间挤得满满的,学习,娱乐,交友,可是她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似的。

  直到有一天,周月在学校的公示栏中看到志愿者协会招募会员的公告,她才忽然明白自己生活中所缺少的那部分是什么。没有一丝犹豫,周月拉着同室好友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。随着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,协会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。大家经常利用节假日、休息日义务清扫马路,发放公益传单,还与当地社区联系,定期陪护孤寡老人,看望福利院儿童。当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,协会又在第一时间募集到1.2万元,寄往灾区。

栀子花开 大墙内外姐妹亲

  如果没有那一天,如果没有那一场活动,沈婧和周月的人生将永远不会有交集。

  2009年5月4日,南京女子监狱教学楼门前,阳光灿烂,也是一个栀子花开的季节,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与南京工业大学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了一场“心连心”主题帮教活动。帮教志愿者为服刑人员带来了亲手制作的心意卡片,并与监狱希望艺术团一道表演了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,大学生们的热情与活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服刑人员。

  那一天,大学生周月是帮教志愿者,服刑人员沈婧是帮教对象,相近的年龄让她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。临别之际,周月牵着沈婧的手,郑重地约定要通过书信保持联系。

  而在沈婧看来,写信联系也就是说说而已,帮教活动结束后一切都不可能再有下文了。可是两个星期后,她就收到了周月寄来的第一封信:“亲爱的沈婧姐姐,你好么?我是周月,上次我们聊得很开心,互相之间也有了些了解,写这封信是想和你更多地聊聊……”才看了信的开头,泪水便模糊了沈婧的双眼。周月在信中告诉沈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并嘱咐沈婧天热了,要注意防暑降温,她还随信寄来摘录的一首诗《相信未来》:“……朋友,坚定地相信未来吧,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,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,相信未来,热爱生命!”

  来自高墙之外毫无偏见和功利的友情,刹那间在沈婧心中激起了万般涟漪。她没有想到,一个女大学生,天之骄子,能够像朋友、姐妹一样真诚地对待自己——一个仅有一面之缘的犯人。当晚,怀着激动的心情,沈婧写了一封长达五页的回信。她告诉周月自己过去的无知和悔恨,诉说现在的改造和困惑。

  不久,周月又寄来了回信: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,从中吸取教训,然后把它埋在心底的一个角落,用脚踩实。有些东西要铭记、要沉淀,有些东西要遗忘、要放弃。生活在继续,无论怎么样也要大步向前,这对于你和我都是一样的。”

  从此,鸿雁传书,记载了一段特殊的友情。周月不断鼓励沈婧摆脱过去,奔向新生,同时也向沈婧呈现出一个崭新的世界:“在高中时我学会了感恩,在大学时我学会了奉献。我们去湖北支援,去浦口支教,为汶川义捐,我深深地感到年轻人肩负的社会责任。”而在沈婧的脑海中,如果不是服刑,“感恩”这个词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,更别提奉献了,她自己觉得这辈子都不会和它们挂起钩来。

 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周月写来的信,沈婧似乎看到了一个勇敢且插着梦想翅膀的天使,她突然有种心跳加速、热血沸腾的感觉,莫名其妙地想跟着周月的节拍走。她暗自下定决心:积极改造,痛改前非,困难再大,消极情绪也决不超过三天。

  从此,沈婧就像变了个人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年多的时间里,沈婧从机工到半检、线检,再到线长,生产劳动屡受监区表扬。而在生活中,“感恩”这个词语渐渐地进入了沈婧的思想,她渐渐地也开始关心起身边的服刑人员,替别人写信算账,帮年老的服刑人员整理内务,这些似乎都成了她顺理成章的事了。甚至,从小对父母的那种怨恨,都消除了许多。学会感恩的沈婧说:“其实算起来,父母还是很疼我的,以前每年他们都会去看我,给我买许多东西。但是那么多年,我却一点没有想到他们在外打工有多么辛苦,只是一味地去责备、去怨恨。”

  2011年,南京女子监狱开展“感恩年”主题教育,着力打造传统文化践行基地,目的在于帮助服刑人员知错悔过、知耻明礼、重建认识、重塑新生,不仅要将服刑人员改造成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,更希望她们具有求真向善的良好品格。就像栀子花一样,花身洁白,香气惠人。在一次次的感恩忏过、知恩悔过、铭恩思行的心灵洗礼中,沈婧更加坚定了感恩于心、回报于行的勇气和决心。

  然而就在沈婧的改造步入正轨的时候,却忽然与周月失去了联系,整整一年的时间,再也没有周月任何的音讯。沈婧心想,周月一定是毕业了、工作了,不会再当志愿者来理会自己了。失落之余,沈婧常常把周月的来信拿出来翻看。时间久了,信封都被翻得破损了,沈婧就用透明胶小心翼翼地粘贴好,并给每封信都编上号:One、Two、Three、Fou……

  2012年6月8日的一天,管教民警将一封来自海外的信件交到了沈婧手中。望着信件上那熟悉的落款,沈婧心中的激动与喜悦难以言表,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阅读起来:“亲爱的沈婧姐姐,很长时间没有和你联系了,真的很抱歉。我们学校有个交流生计划,我很幸运能借此机会出去看看。虽然很匆忙,但到底还是离开了。不知你现在可好?身体、生活如何?”原来,品学兼优的周月出国留学了,这是她从荷兰蒂尔堡寄来的问候。她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,还依然关心着沈婧有没有获得减刑、什么时候可以回家。

  沈婧捧着信,喜悦与伤感沉甸甸地在胸口澎湃,她在回信中写道:“千里之外的这份情如此厚重,我一定会将它好好保存、好好珍藏!祝福你,我远方的朋友!”

  前不久,沈婧将女大学生周月与自己之间的帮教故事写成文章《天使,原来从未走远》,获得了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监狱报联合举办的“大墙叙事征文比赛”二等奖。同时,她还被监狱评为技术革新能手、百日赛优胜个人、行为规范整训优胜个人。2012年,沈婧即将获得最后一次法律奖励,人生的花季即将重新绽放,而周月也将结束两年的交流学习,两人相约重聚在美丽的扬子江畔。

  莫道今年花开尽,明天春色倍近人。沈婧在监狱警官和周月的帮助下,曾经干涸的心田绽放出栀子花般的新生年华。

  (主人公为化名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)

 责任编辑: 鲁宝英
共有 0 条评论信息,点击查看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
亲!您怎么看此事?请上来说说您的看法!  已有 0 条留言(点击查看)
您尚未登录: 登录 | 注册
特别关注
重点调查
民主与法制视频
本网专稿
精彩博文
视觉
热门新闻
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》 《民主与法制》社社长助理、民主与法制网副总编辑、《民主与法制》社记者站管理部主任明兵 邮箱:mzyfzmb@163.com
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05-2011 www.mzyf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
京ICP备12043066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8 本网律师顾问: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建议使用IE6以上1024*768分辨率浏览
回顶部
关闭